2015,回老家陪今年已经70岁母亲过年,想来温馨。
看过春晚,吃过年饭,年初一转眼就到,因为辈分大,到我母亲家来拜年的小辈就多。其实拜年也是好事,亲戚间趁着过年走动走动。不过在安庆,按照当地的习惯:拜年礼物是一瓶酒【大多是白酒】一斤冰糖和一条当地产的云片糕。
母亲一辈子不喝酒,在母亲住的老房子里,还有前年拜年的酒,这些酒的包装上,早已经落满灰尘。去年过年的也在,被母亲放在一个大簸箕里,我数了数,大概有30多瓶了,如果再加上今年的,数量就更加可观了。
母亲的数量还不算多的,村里还有亲戚多又辈分高的,上百瓶的也不稀罕。
其实,也不是说这些酒水不好,但按照安庆“礼尚往来”的风俗,只要来拜年的人家里有老人,母亲是要回拜的,而且回拜的酒,最好不能够一样,否则人家不高兴,说你是把人家来拜年的礼物退回去了。所以,要买不一样的拜年礼回拜,对母亲来说,是一笔很大的开销。另外,让母亲发愁的是很多亲戚路途很远,而正月,年轻人拜年主要靠摩托车,但母亲不会。原来,有各村来往营运的三轮车,现在摩托车普遍了,他们也不营运了。所以,母亲要是回拜,只能靠长途跋涉,这对身体并不是很好,而且也已经70岁高龄的母亲来说,是个特别大的挑战。
母亲不是一个不讲礼情的人,但现在,母亲真有想躲出去的冲动。每年拜年为“礼”所累,这些陋习何时休?其实,村里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“厌烦”,但似乎大家都约定俗成的坚守这样的陋习,何时能够破除?就只有天知道了!
|